复旦大学  
更多 

个人简介

张一婧,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3年获中国海洋大学学士;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2008-2013先后在中国农业大学、波士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2021年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任研究员及课题组长;2021年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作为通讯作者在Genome Research(期刊封面文章),Plant Cell(编辑亮点点评文章),Genome Biology 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篇。


Zhang Yijing, researche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at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2003, bachelor degree from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in 2003;

2008 Ph.D. degree from the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8- 2013, postdoctoral research a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oston University an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2013-2021, group leader in Institute of Physiological Ecology;

2021- , group leader at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团队成员

张一婧课题组

研究方向:功能表观组与植物生物信息学 课题组致力于结合多维组学实验与计算方案,及以基因编辑为代表的遗传学技术,探索多倍体普通小麦进化与驯化的分子机制。 欢迎对逻辑思考和科学研究有热情的同学联系实习或攻读研究生,也希望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同学未来的科研与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题组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 1. 转座子的表观遗传特征及生物学功能。课题组结合表观组、染色质高级结构刻及调控组技术,在揭示转座子维持染色质稳定性、调控网络进化与分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有趣的进展。 2. 小麦多倍体优势的分子机制。多倍体化是基因组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我们结合多组学数据与遗传实验阐明小麦多倍化过程中的基因组和表观组变化,最终的目标是揭示小麦多倍体优势形成的潜在机制。 3. 开发新的高通量实验与计算方法挖掘并解析基因调控机制。 利用经典遗传学手段挖掘和克隆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并解析分子机制,周期相对比较长,通过有机整合新兴的多种高通量测序方案和遗传学技术,能够实现重要基因的快速挖掘和调控网络解析。